依托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在打造“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院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情况的教学资料积极开设“课程思政”课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学生的普通外语知识能力、通用专业术语能力、通用文件格式能力、通用工程技术知识能力,使其能同时胜任工程技术翻译和项目管理,实现“管理人员+翻译”二合一,满足国家外经事业需求。从外语学习的本质来看,其最终目的是要达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求同存异,共商大计。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对与我国外经相关的知识领域有必要的认知和把握。学生除了要具备上述四种能力之外,还应了解相关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相关国家的国情。因此,我院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党性,为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外经事业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
我院思政课程主要从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差异及共同点出发,如以中文版政治新闻素材为载体,分别赏析其中文版和法语或意大利语译文版,介绍当中所蕴含的政治哲学的异同,进而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特色的政治思想的思维和道理。同时,通过探讨法语译文或意大利语译文与中文原文的相通之处,以此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外语文化素养,用优秀的外语语言技能和社会主义特色价值观武装头脑,使学生成为优秀中文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其次,法语语言文化、意大利语言文化之所以为“文化”,是因为它们离不开背景文化的支撑。因此将思政内容融入外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外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具备思辨的能力,对外来文化做到更好的弃扬,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更好的文化自信。因此应当用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促使学生带着思辨的头脑去学习法语或意大利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跟随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学业上的指导者,更应当是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的坚定拥护者,才能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思想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应当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不在课堂上发表有损国家利益,违背国家宪法,或违背党的路线、方针等的言论,使得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大学是一个象牙塔,塔里的身份是学生,塔外的角色是社会人。作为学生,应当刻苦学习;作为社会人,应当奉献社会。作为学生和作为社会人应当遵循的规则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穿插其中,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把握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结合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并报告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专业知识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